Pages

Monday, September 9, 2013

<我的朋友,我的同学,我爱过的一切> 观后感



我想这部戏应该已经下幕了。

可是看过的人,应该不会忘记家明和May的爱情故事。因为比起<那些年>,这部电影更发应了新加坡80年代出生者的生活点滴。戏里的每个镜头都可以夺得本地观众认可的笑声。

这部电影就好比一个音乐剧。它用每一首我们熟悉的歌曲来敲打我们已封闭的一颗心。还记得,我们当年都有过的梦想吗?为什么十几年后的我们已不再有当年对生活的期待与热忱。这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一件事。



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。

第一次看了后,心里实在很不爽。我无法接受家明把自己的女儿取名May。这似乎有意地让人相信 - '女儿真的是前世的情人'。那么他对太太的感情到底是真爱还是只想有个伴,去完成普通人应该完成的 '任务'?

我回到家后,还是十分地纳闷与不解。



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第二次是和老公一起看,所以没有先前的那种看完结局后就闷闷不乐的感觉。

看第二次时的感觉只有回味和怀念。回味我和老公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一切。。。

我们也曾经有过暧昧、彼此喜欢的阶段,我们也曾经一起搭最后一趟的巴士/地铁,我们也曾在巴士转了几圈后还是不舍得下车。我们也是在我母亲坚决的反对下,继续交往。为的不是因为想证明什么,只是因为单纯的非常喜欢对方。其实一切是很简单的,是人总是想太多。。。

我知道我是幸福的,因为我可以和我年少时就喜欢的人在一起,结婚,生子,约好一起牵手到白头。。。

电影的故事十分老套。简单来说是富家少女(May)爱上了辍学的穷少男(家明)。在单亲的母亲的反对下,May被逼与家明分开,被送到美国读书。而家明在好友的援助下,到美国找May。他们约好等May学成归来继续交往,May也鼓励家明继续升学不要被人看不起。但是当May要回国找家明时,却突然病死了。。。

是的,老套的桥段,但总是可以带出年少情怀的凄美。可笑的是,凄美刻苦的爱情却也是激励人心的。因为家明深感不平,所以就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努力升学,实现自己对May的承诺。



有时想想,大家或许会觉得不让家明知道May为他生下了Baby,是May的母亲对家明的一种惩罚。但是在我看来,其实她没有做错。如果家明知道May是为了生Baby,所以心疾发作而死,他一定会非常自责、颓废。况且他的年纪那么轻又没学历,他怎么可能给Baby好日子?到时不就误了彼此的一生吗?

这个决定也帮了Rachel (May的女儿)。如果她跟了家明,她可能会成为另一个May;变成是在没有双亲的环境长大的孩子。可是因为她被领养了,所以她现在丰衣足食,还可以来新加坡表演、寻父。

其实戏的结尾是具有争论性的。如果你是家明你会认Rachel这个女儿吗?

'年少时候,谁没有梦?'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